果园生草五大误区

2018-07-24
99
分享


20190121-9.jpg


   实行果园生草法,代替清耕法,这是耕作制度上的一场大变革,实行果园生草法是一项新技术,多数果农还一知半解,因此在其栽培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五大误区:


1、没有因地制宜选用草种

  好多地方都引种白三叶,但白三叶耐旱性差,旱地果园种白三叶,一般死苗率达30%以上,因此应因地制宜选用草种。灌区可选用耐阴湿的白三叶种植;旱地选用比较抗旱的百脉根和扁茎黄芪种植。


2、没有实行规格播种

  一些果农将果园地面全部种成了草,这样树盘上种的草和树根发生了争水、争肥和争呼吸的矛盾,不利于果树正常生长。一般幼园只能在树行间种草,其草带应距树盘外缘40厘米左右,作为施肥营养带,而成龄果园,可在行间和株间种草,但在树盘下不能种草。


3、不重视苗期管理

  好多果农种草后,就放任自流,有的断条缺苗很严重,有的苗挤苗已形成了高脚苗,有的杂草丛生旺长,已压住了种下的草苗等。


  一般种草后遇到雨天,就应及时松土解夹,并进行逐行查苗补苗,达到苗全,对于稠苗应及时间苗定苗,可适当多留苗,还可结合中耕彻底清除杂草,以利种下的草茁壮生长。幼树在株行间种植花生等,能改良土壤,降低果园表土温度。


4、不加强水肥管理

  一些果农会有错误的想法,认为种草可以保水增肥,因此就放松了水肥管理,对种下的草一不施肥,二不灌水。一般来说,除了播种前施足底肥外,在苗期,还应施提苗肥尿素4~5公斤,施肥可结合灌水施,也可趁下雨天撒施或叶面喷施。当果园天旱缺墒时,就要及时灌水。


5、种下的草长期不刈割

  有些果农在果园里种下草,即使草长的很高也不刈割。一般来说,多数生草,播种后的头一年,因苗弱根系小,不宜刈割,可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可刈割3~5次,当草长到40厘米左右时,就要刈割,并将刈割下的杂草覆盖在树盘上,以利保墒。


  多年生草,一般5年后已老化,就可进行秋翻压,使其休闲1~2年后,再重新播种生草。


熊蜂丨熊蜂授粉丨熊蜂授粉技术丨Biobest碧奥特熊蜂丨大棚西红柿授粉丨大棚番茄授粉丨大棚草莓授粉丨鼠茅草丨鼠茅草种子丨鼠茅草种子价格丨嘉禾源硕


扫一扫,欢迎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