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防治经验和防治方法

2017-04-20
624
分享


梨小食心虫防治经验和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也叫桃折心虫,是这几年种桃和种梨户非常头疼的一个食心虫,在桃树和梨树混栽的地区连续几年大爆发,今年有向外蔓延的趋势。为了遏制梨小食心虫继续扩散的势头,有必要为果农朋友们介绍一下梨小食心虫的防治经验。


      结合照片先认识一下梨小这个虫子是什么样, 这几年危害果树的食心虫主要有:桃小食心虫、桃蛀瞑和梨小食心虫。桃小主要危害苹果和枣,桃蛀瞑危害桃但幼虫是浅绿色,梨小成虫体长5~7毫米,全身灰褐色,前翅约有10条白色斜短纹,翅中央有一小白点。幼虫长1公分多点,头、前胸为黄褐色,腹部淡红粉色。梨小幼虫和桃小幼虫明显的区别为:桃小幼虫为红色或有红色斑,而梨小幼虫为粉红色,为幼虫体透视色。桃小幼虫其红色似在表层。与桃小不同,梨小不在果实内穿食。在梨上由于脱果孔易腐烂而形成一圆形疤痕,故农民叫之“黑膏药”。


      习性及发生规律 在桃、梨混栽的果园,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土缝内结茧越冬。越冬幼虫4月中旬开始羽化地里可以见到成虫,梨小第一代、第二代主要为害桃梢,第三代6月下旬转移危害桃,第四代7月下旬8月上为害梨。 严重时虫果可达70%-80%, 造成采前大量落果。梨小为害桃梢,幼虫自桃梢尖端蛀入,蛀食桃梢嫩尖的幼嫩木质,尖端的叶和枝条则蔫萎下垂,是区别梨小的重要标志之一。梨小幼虫蛀入果实心室内为害,蛀人孔为比果点还小的小黑点。在桃树上由梢转移到果实上为害时多由梗洼处蛀入,幼虫在果肉蛀食多有虫粪排出果外,幼虫老熟后由果肉脱出留一大圆孔疤痕。


      梨小重度发生原因: 1气候条件适宜。近几年,由于受暖冬气候影响,越冬基数大;2由于一家一户的果园种植管理模式,对梨小食心虫很难做到及时统一的防治,造成危害连年加重;3另外,果农盲目打药,不但增加了开支,还杀死了大量天敌,打破了果园内生态平衡,造成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4由于梨小食心虫有转移寄主的习性,因此在桃、梨混栽的果园危害比较严重。


      梨小食心虫防治 防治梨小食心虫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掌握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栽培等方法,配合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综合防治。


物理防治


       (1)刮皮消灭越冬幼虫。春季细致刮除树上的翘皮,可消灭越冬幼虫;


      (2)前期剪掉梨小为害的挑梢。 桃梨兼植园,及时摘除被害桃梢,减少虫源,减轻后期对梨的为害;种植诱集植物,试验证明,在梨园周围零星种植李子树,诱集梨小在李果内产卵,及时摘除全部受害李果,集中销毁,可有效压低当年虫口数量;


      (3)精醋液(红糖:醋:白酒:水=1:4:1:16) 加少量敌百虫 诱杀成虫。(4)成虫发生期用梨小住诱剂诱杀成虫。每50株树挂一诱集罐。7月份以 前将诱集罐挂在桃园,后期挂梨园。


生物防治:


20180319-1.jpg


       梨小迷向素技术:利用成虫交配需要释放信息素寻找配偶的生物习性。利用高浓度长时间的信息素干扰,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达到无法交配产卵以保护果园的目的。


      果树用上了生物防控新技术——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只需要在果树上拧上一根类似于小红管的迷向丝,让雄虫找不到雌虫,阻断其交配从而压低害虫种群数量,就不用再担心梨小食心虫蛀梢蛀果了。


      梨小食心虫迷向素是在果园间释放性信息素,破坏梨小食心虫雌雄虫之间的正常信息联系,使雄虫失去寻找雌虫的定向能力而不能进行交配,而无法繁殖后代。


      性信息素用于害虫的防治具有生物活性高、专一性强,害虫不会有抗性,对天敌无害,使用简便等特点,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农业部实施的农药零增长行动,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关切,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新需求,都迫切需要加快绿色环保、生态友好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迷向法是目前梨小食心虫的最佳单项防控措施,迷向可与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措施组合应用。


      运用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可以提高桃子和梨品质和优质果率,改善生态环境,一人一天可以完成三四十亩,大大地节省人工成本。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是,需要足够的量才能起作用,不能因为虫害轻就随意减量,同时,应用面积越大防控效果越好。


鼠茅草,鼠茅草种子,鼠茅草价格,鼠茅草厂家,鼠毛草,绿肥种子,绿肥,鼠茅草种植视频,鼠茅草图片,嘉禾源硕


扫一扫加入鼠茅草微信公众号